场景复原因其独特的陈列語言在当代陈列中拥有 的功效,它在全部陈列中具有调整和围绕功效,让陈列升化、大大的提高造型艺术感召力。设计方案中,人们利用高新科技手段,制做出具备现实感、立体感、流动性、层次感的陈列方法。信息技术性的发展趋势给了展览设计大量的展现手段。早就已不是过去的信息加图片的简易陈列。回望人们参观考察的史料馆、历史博物馆,不会太难发觉震撼人心心身的场景重现记忆犹新,我们一起印象深刻。
至于半景画的这个概念也是近几年提出来得新名词,主要的意义是在于半景画的画面需要画在弧形墙面上,画面通常为150°~180°展开,给游客一个更好的观赏体验,的半景画当属中国人民纪念馆的《卢沟桥事变》。可以这么说半景画是蜡像场景的空间延伸,中间需要配合地面塑形等技巧,而蜡像则是半景画中主体部分从平面走向立体的载体。
(1) 制作情景要有深入构思的过程,这一过程包括:
(a) 你想要做情景的所处时间,它将展示的主题。
(b) 你可以掌握的模型制作技法和模型材料、套材等。这些将有助于在情景中有能力准确表达你的意图。
(2) 背景资料的收集为重要,避免在情景中出现“硬伤”。
历史情景一定要具有真实性,例如德军进攻波兰时的情景,布置了一辆虎式坦克,而在1939年时德军根本还没有装备虎式坦克,这就是要强调的不能出现的“硬伤”。可能我这个例子太明显,是低级的错误。而有许多需要仔细考证,才能发现的细节就是使大家犯错误的祸首了,诸如1939年时德军的是什么样式的;苏军1942年的单兵装备是哪几种;美军除了军援他国,M3坦克自己有没有使用呢;以及各式军标、符号等等,这些细节问题,只有充分考证后,才是真实历史的缩影、凝固的精彩瞬间。